
11月22日,迎来冬季的第二个节气——小雪。此时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繁,受强冷空气影响,北方开始出现降雪。小雪有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腾气降,三候闭塞成冬。意思是说,由于气温降低,北方以降雪为多,没有雨水,故不见彩虹;又因阴阳不交,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
小雪时节,天已积阴,寒未深而雪未大,但由于寒潮和强冷空气的活跃,气温变化频繁,冷风凌冽,极易外感寒邪。结合今年五运六气的特点——燥气盛,脾土弱,故而冬季外感风寒,以咳嗽少痰,或咳嗽剧烈,痛彻胸肺,以及咽喉干燥等温燥症状居多。
小雪节气未病先防——调控阳气以御寒
中医讲究天人相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季讲究封藏、闭藏,为什么这里要调控阳气呢?这与小寒的节气特点密不可分,冬季阳气主要是闭藏起来,在外的阳气不足,就会容易冻伤,易伤于寒,此时就需要调控部分阳气来御寒。对于本就阳气不足的来说,体内阳气的匮乏,表里俱寒,此类人群还需要配合养阳气。
小雪是闭藏的节气,因此调补阳气就需要比立冬更进一步了,立冬节气只需按摩肾俞穴,小雪节气还需同时按摩大椎穴。因为古时候大椎被认为是六条阳经汇聚的部位,它穴性为热,按摩其可改善头颈部供血,疏通六阳经,阳气运行通畅。头为诸阳之会,因此头部的御寒更加注重。
大椎为“阳中之阳”,统领一身之阳气。督脉为奇经八脉,对人体十二经脉起着总督调控的作用,督脉统调人体六阳经。大椎位于人体颈项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小雪节气饮食养生——谨防燥火内生
小雪进补,需注意平衡阴阳,寒则温之,虚则补之,此时令可以适当多吃一些黑色食物,中医认为黑色入肾,黑色食物有养护肾脏的功效。
冬季宜食用红枣、栗子、羊肉等性温益气的食物,孟冬时节,鲫鱼肉肥籽多,味尤鲜美,对于气虚者,鲫鱼汤更是一味极好的药膳。
虽然寒冷的日子里人们喜欢吃热乎乎的食物,但麻辣食物最好不要吃,只会助长体内的火气。内火盛则相反,要注意减辛清火。气候寒冷,吃太多热气的食物,加之天气干燥,反而容易助长内火,此时吃白萝卜能清火降气、消食,亦可健脾养胃,是当季最佳食物。
小雪节气起居养生——常晒太阳,多听音乐
清代医学家吴尚先说:“七情之病,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也。”小雪节气中,天气时常阴冷晦暗,此时人们的心情也会受其影响,所以应调节自己的心态,保持乐观,并经常参加一些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晒太阳时,可多晒背部,以强壮督脉之阳气,抗寒防邪。
立冬之后,气温逐渐降低,此时还可以进行督脉灸以补养阳气。
督脉灸又称铺灸、长蛇灸、督灸,它属于传统针灸疗法中的一种。中医学认为,阳气为人体之本,阳气对脏腑起温煦推动作用,阳气的虚弱与不足可导致多种疾病,而督脉是一条人体经脉,位于背后中脊,总制诸阳,谓之“阳脉之海”。《黄帝内经》记载:“病在骨者取督脉。病虚寒者药灸之。”说的就是督脉灸疗法可起到温补督脉的作用,通过强壮真元、调和阴阳、温通气血而治疗疾病。
督脉灸与传统艾灸方法相比,其铺灸面更广,刺激部位为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等经脉循行所过,将多经多穴组合应用,且艾炷多、火力足、温通力强,非一般灸法所及,是温通力量较强的一种灸法。
督脉灸的适应症:
颈、腰椎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肾阳虚、寒湿病症、免疫力低下、疲劳综合症、宫寒、痛经、产后腹部疼痛、月子病、产后恶露不尽等。
柳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中医科为广大养生爱好者提供节气养生项目
腹部铺灸——温经散寒,调理冲任;
穴位贴敷——温阳补虚,增强体质;
经络调理——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温灸罐——疏通经络,温阳散寒;
督脉灸——温通气血,强壮真元。
中医科咨询及预约电话:0772-2600129
服务热线:
导诊:0772-2820330
体检科:0772-2864273
(工作日 上午 8:00-12:00 下午14:45-17:45)
投诉电话:
医务科:0772-2800374
总值班:0772-2825195
11月22日,迎来冬季的第二个节气——小雪。此时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繁,受强冷空气影响,北方开始出现降雪。小雪有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腾气降,三候闭塞成冬。意思是说,由于气温降低,北方以降雪为多,没有雨水,故不见彩虹;又因阴阳不交,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
小雪时节,天已积阴,寒未深而雪未大,但由于寒潮和强冷空气的活跃,气温变化频繁,冷风凌冽,极易外感寒邪。结合今年五运六气的特点——燥气盛,脾土弱,故而冬季外感风寒,以咳嗽少痰,或咳嗽剧烈,痛彻胸肺,以及咽喉干燥等温燥症状居多。
小雪节气未病先防——调控阳气以御寒
中医讲究天人相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季讲究封藏、闭藏,为什么这里要调控阳气呢?这与小寒的节气特点密不可分,冬季阳气主要是闭藏起来,在外的阳气不足,就会容易冻伤,易伤于寒,此时就需要调控部分阳气来御寒。对于本就阳气不足的来说,体内阳气的匮乏,表里俱寒,此类人群还需要配合养阳气。
小雪是闭藏的节气,因此调补阳气就需要比立冬更进一步了,立冬节气只需按摩肾俞穴,小雪节气还需同时按摩大椎穴。因为古时候大椎被认为是六条阳经汇聚的部位,它穴性为热,按摩其可改善头颈部供血,疏通六阳经,阳气运行通畅。头为诸阳之会,因此头部的御寒更加注重。
大椎为“阳中之阳”,统领一身之阳气。督脉为奇经八脉,对人体十二经脉起着总督调控的作用,督脉统调人体六阳经。大椎位于人体颈项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小雪节气饮食养生——谨防燥火内生
小雪进补,需注意平衡阴阳,寒则温之,虚则补之,此时令可以适当多吃一些黑色食物,中医认为黑色入肾,黑色食物有养护肾脏的功效。
冬季宜食用红枣、栗子、羊肉等性温益气的食物,孟冬时节,鲫鱼肉肥籽多,味尤鲜美,对于气虚者,鲫鱼汤更是一味极好的药膳。
虽然寒冷的日子里人们喜欢吃热乎乎的食物,但麻辣食物最好不要吃,只会助长体内的火气。内火盛则相反,要注意减辛清火。气候寒冷,吃太多热气的食物,加之天气干燥,反而容易助长内火,此时吃白萝卜能清火降气、消食,亦可健脾养胃,是当季最佳食物。
小雪节气起居养生——常晒太阳,多听音乐
清代医学家吴尚先说:“七情之病,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也。”小雪节气中,天气时常阴冷晦暗,此时人们的心情也会受其影响,所以应调节自己的心态,保持乐观,并经常参加一些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晒太阳时,可多晒背部,以强壮督脉之阳气,抗寒防邪。
立冬之后,气温逐渐降低,此时还可以进行督脉灸以补养阳气。
督脉灸又称铺灸、长蛇灸、督灸,它属于传统针灸疗法中的一种。中医学认为,阳气为人体之本,阳气对脏腑起温煦推动作用,阳气的虚弱与不足可导致多种疾病,而督脉是一条人体经脉,位于背后中脊,总制诸阳,谓之“阳脉之海”。《黄帝内经》记载:“病在骨者取督脉。病虚寒者药灸之。”说的就是督脉灸疗法可起到温补督脉的作用,通过强壮真元、调和阴阳、温通气血而治疗疾病。
督脉灸与传统艾灸方法相比,其铺灸面更广,刺激部位为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等经脉循行所过,将多经多穴组合应用,且艾炷多、火力足、温通力强,非一般灸法所及,是温通力量较强的一种灸法。
督脉灸的适应症:
颈、腰椎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肾阳虚、寒湿病症、免疫力低下、疲劳综合症、宫寒、痛经、产后腹部疼痛、月子病、产后恶露不尽等。
柳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中医科为广大养生爱好者提供节气养生项目
腹部铺灸——温经散寒,调理冲任;
穴位贴敷——温阳补虚,增强体质;
经络调理——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温灸罐——疏通经络,温阳散寒;
督脉灸——温通气血,强壮真元。
中医科咨询及预约电话:0772-260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