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首页 >健康科普 > 健康宣教

这些东西食用方法不当会引起的食物中毒

  作者: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18-07-19 点击数: 37934
分享至:

 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是指误食有毒动植物或食用方法不当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包括:①有毒动物组织中毒,如河豚鱼、贝类、动物甲状腺及肝脏等;②有毒植物中毒,如毒覃、木薯、四季豆、发芽马铃薯、山大茴及鲜黄花菜等。

 

中毒特征

(一)季节性和地区性较明显,这与有毒动物和植物的分布,生长成熟,采摘捕捉,饮食习惯等有关。

(二)散在性发生,偶然性大。

(三)潜伏期较短,大多在数十分钟至十多小时。少数也有超过一天的。

(四)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但与有毒动物和植物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河豚鱼中毒

河豚鱼(Spheroidesvermicularis)又名鲀,有上百个品种,是一种味道鲜美但含剧毒素的鱼类。中毒多发生在日本、东南亚及我国沿海、长江下游一带。

 

①毒性:有毒物质为河豚毒素,是一种神经毒,对热稳定,需220℃以上方可分解;盐腌或日晒不能破坏。鱼体中含毒量在不同部位和季节有差异,卵巢和肝脏有剧毒,其次为肾脏、血液、眼睛、鳃和皮肤。鱼死后内脏毒素可渗入肌肉,而使本来无毒的肌肉也含毒。产卵期卵巢毒性最强。

②临床表现和治疗:河豚毒素可引起中枢神经麻痹,阻断神经肌肉间传导,使随意肌出现进行性麻痹;直接阻断骨骼纤维;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及动脉压急剧降低。潜伏期10分钟~3小时。早期有手指、舌、唇刺痛感,然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症状。四肢无力、发冷、口唇和肢端知觉麻痹。重症患者瞳孔与角膜反射消失,四肢肌肉麻痹,以致发展到全身麻痹、瘫痪。呼吸表浅而不规则,严重者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昏迷,最后死于呼吸衰竭。目前对此尚无特效解毒剂,对患者应尽快排出毒物和给予对症处理。

③预防:加强宣传教育,防止误食。新鲜河豚鱼应统一加工处理,经鉴定合格后方准出售。

 

毒蕈中毒

我国有可食蕈300余种,毒蕈80多种,其中含剧毒素的有10多种。常因误食而中毒,多散在发于高温多雨季节。

①毒素与中毒特征:一种毒蕈可含多种毒素,多种毒蕈也可含有一种毒素。毒素的形成和含量常受环境影响。中毒程度与毒蕈种类、进食量、加工方法及个体差异有关。根据毒素成分,中毒类型可分为四种:

胃肠炎型:可能由类树脂物质,胍啶或毒蕈酸等毒素引起。潜伏期10分钟56小时,表现为恶心、剧烈呕吐、腹痛、腹泻等。病程短,预后良好。

神经精神型:引起中毒的毒素有毒蝇碱、蟾蜍素和幻觉原等。潜伏期612小时。中毒症状除有胃肠炎外,主要有神经兴奋、精神错乱和抑制。也可有多汗、流涎、脉缓、瞳孔缩小等。病程短,无后遗症。

溶血型:同鹿蕈素、马鞍蕈毒等毒素引起,潜伏期612小时,除急性胃肠炎症状外,可有贫血、黄疸、血尿、肝脾肿大等溶血症状。严重者可致死亡。

肝肾损害型:主要由毒伞七肽、毒伞十肽等引起。毒素耐热、耐干燥,一般烹调加工不能破坏。毒素损害肝细胞核和肝细胞内质网,对肾也有损害。潜伏期6小时~数天,病程较长,临床经过可分为六期:潜伏期、胃肠炎期、假愈期、内脏损害期、精神症状期、恢复期。该型中毒病情凶险,如不及时积极治疗,病死率甚高。

②治疗:早期用催吐、导泻等措施排出毒物,可用二巯基丁二酸钠等巯基药物解毒,并用保肝疗法和其他对症治疗。

③预防:加强宣教,防止误食。

 

木薯中毒

木薯(Manihot utilissima)的可食部为根块,内含淀粉和少量蛋白质,为我国南方的个别地区主工杂粮之一。

①毒性及中毒特点:木薯的根、茎、叶中都含有亚麻苦甙(linamarin),经水解后可析出游离态的氢氰酸,致组织细胞窒息中毒。潜伏期69小时,也有1小时发病者。主要是氢氰酸中毒症状。可因抽搐、缺氧、休克,呼吸麻痹而死亡。

②防治:洗胃,并按氢氰酸中毒处理。加强卫生宣教。掌握安全食用方法:去皮,反复浸洗薯肉,煮时将锅盖敞开,使氢氰酸挥发;弃去汤汁,将熟薯用水浸泡,再行蒸熟方要食用。木薯制成淀粉去毒效果很好。

 

马铃薯中毒

 

①毒性及中毒特点: 马铃薯(solanumtubersum)俗称土豆(potato)、山药蛋、洋山芋等致毒成分为茄碱,又称马铃薯毒素,是一种弱碱性的甙生物碱,又名龙葵甙。该毒素可溶于水,遇醋酸极易分解,高热煮透亦可破坏其毒性,因而只有吃了未经妥善处理的发芽马铃薯或不成熟马铃薯才易中毒。龙葵甙对胃肠道粘膜有较强的刺激性及腐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痹作用,尤其对呼吸中枢及运动中枢作用明显。此外对红细胞有溶解作用,可致溶血。其病理变化主要为急性肺水肿,其次为胃肠炎及肺、肝、心肌和肾脏皮质的水肿等。一般在食后数十分钟至数小时发病。先有咽喉及口内刺痒或灼热感,继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轻者12天自愈;重者因剧烈呕吐而有失水及电解质紊乱,血压下降;严重中毒者有昏迷及抽搐,最后因呼吸中枢麻痹而导致死亡。

②临床特点:先有上腹部烧灼感和疼痛,继之咽喉干,恶心、呕吐、腹育、腹泻,甚至发热,呼吸困难,惊厥和昏迷,亦可引起肠源性青紫症,多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③治疗:发芽马铃薯中毒无特效疗法,主要是对症处理。发现中毒后应立即用15000高锰酸钾或0.5%鞣酸溶液或浓茶洗耳恭听胃,硫酸钠导泻;口服生蛋清57个、药用炭20克;50%硫酸镁溶液60ml口服导泻;补充液体纠正失水。呼吸困难时积极给氧和应用适量呼吸兴奋剂。呼吸中枢麻痹用人工呼吸机。

④预防:在预防中毒方面,未成熟青紫皮和发芽马铃薯不可食用;少许发芽马铃薯应深挖去发芽部分,并浸泡半小时以上,弃去浸泡水,再加水煮透,倒去汤汁才可食用;在煮马铃薯时可加些米醋,因其毒汁遇醋酸可分解,变为无毒。要提醒人们注意发芽及腐烂的马铃薯不能食用。

版权所有:柳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地址:柳州市中山东路4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025号

服务热线:0772-2825195

(工作日 上午 8:00-12:00 下午14:45-17:45)

投诉电话:

0772-2800374(医务科)

0772-2825195(总值班)

健康宣教

这些东西食用方法不当会引起的食物中毒

  作者: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18-07-19

 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是指误食有毒动植物或食用方法不当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包括:①有毒动物组织中毒,如河豚鱼、贝类、动物甲状腺及肝脏等;②有毒植物中毒,如毒覃、木薯、四季豆、发芽马铃薯、山大茴及鲜黄花菜等。

 

中毒特征

(一)季节性和地区性较明显,这与有毒动物和植物的分布,生长成熟,采摘捕捉,饮食习惯等有关。

(二)散在性发生,偶然性大。

(三)潜伏期较短,大多在数十分钟至十多小时。少数也有超过一天的。

(四)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但与有毒动物和植物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河豚鱼中毒

河豚鱼(Spheroidesvermicularis)又名鲀,有上百个品种,是一种味道鲜美但含剧毒素的鱼类。中毒多发生在日本、东南亚及我国沿海、长江下游一带。

 

①毒性:有毒物质为河豚毒素,是一种神经毒,对热稳定,需220℃以上方可分解;盐腌或日晒不能破坏。鱼体中含毒量在不同部位和季节有差异,卵巢和肝脏有剧毒,其次为肾脏、血液、眼睛、鳃和皮肤。鱼死后内脏毒素可渗入肌肉,而使本来无毒的肌肉也含毒。产卵期卵巢毒性最强。

②临床表现和治疗:河豚毒素可引起中枢神经麻痹,阻断神经肌肉间传导,使随意肌出现进行性麻痹;直接阻断骨骼纤维;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及动脉压急剧降低。潜伏期10分钟~3小时。早期有手指、舌、唇刺痛感,然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症状。四肢无力、发冷、口唇和肢端知觉麻痹。重症患者瞳孔与角膜反射消失,四肢肌肉麻痹,以致发展到全身麻痹、瘫痪。呼吸表浅而不规则,严重者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昏迷,最后死于呼吸衰竭。目前对此尚无特效解毒剂,对患者应尽快排出毒物和给予对症处理。

③预防:加强宣传教育,防止误食。新鲜河豚鱼应统一加工处理,经鉴定合格后方准出售。

 

毒蕈中毒

我国有可食蕈300余种,毒蕈80多种,其中含剧毒素的有10多种。常因误食而中毒,多散在发于高温多雨季节。

①毒素与中毒特征:一种毒蕈可含多种毒素,多种毒蕈也可含有一种毒素。毒素的形成和含量常受环境影响。中毒程度与毒蕈种类、进食量、加工方法及个体差异有关。根据毒素成分,中毒类型可分为四种:

胃肠炎型:可能由类树脂物质,胍啶或毒蕈酸等毒素引起。潜伏期10分钟56小时,表现为恶心、剧烈呕吐、腹痛、腹泻等。病程短,预后良好。

神经精神型:引起中毒的毒素有毒蝇碱、蟾蜍素和幻觉原等。潜伏期612小时。中毒症状除有胃肠炎外,主要有神经兴奋、精神错乱和抑制。也可有多汗、流涎、脉缓、瞳孔缩小等。病程短,无后遗症。

溶血型:同鹿蕈素、马鞍蕈毒等毒素引起,潜伏期612小时,除急性胃肠炎症状外,可有贫血、黄疸、血尿、肝脾肿大等溶血症状。严重者可致死亡。

肝肾损害型:主要由毒伞七肽、毒伞十肽等引起。毒素耐热、耐干燥,一般烹调加工不能破坏。毒素损害肝细胞核和肝细胞内质网,对肾也有损害。潜伏期6小时~数天,病程较长,临床经过可分为六期:潜伏期、胃肠炎期、假愈期、内脏损害期、精神症状期、恢复期。该型中毒病情凶险,如不及时积极治疗,病死率甚高。

②治疗:早期用催吐、导泻等措施排出毒物,可用二巯基丁二酸钠等巯基药物解毒,并用保肝疗法和其他对症治疗。

③预防:加强宣教,防止误食。

 

木薯中毒

木薯(Manihot utilissima)的可食部为根块,内含淀粉和少量蛋白质,为我国南方的个别地区主工杂粮之一。

①毒性及中毒特点:木薯的根、茎、叶中都含有亚麻苦甙(linamarin),经水解后可析出游离态的氢氰酸,致组织细胞窒息中毒。潜伏期69小时,也有1小时发病者。主要是氢氰酸中毒症状。可因抽搐、缺氧、休克,呼吸麻痹而死亡。

②防治:洗胃,并按氢氰酸中毒处理。加强卫生宣教。掌握安全食用方法:去皮,反复浸洗薯肉,煮时将锅盖敞开,使氢氰酸挥发;弃去汤汁,将熟薯用水浸泡,再行蒸熟方要食用。木薯制成淀粉去毒效果很好。

 

马铃薯中毒

 

①毒性及中毒特点: 马铃薯(solanumtubersum)俗称土豆(potato)、山药蛋、洋山芋等致毒成分为茄碱,又称马铃薯毒素,是一种弱碱性的甙生物碱,又名龙葵甙。该毒素可溶于水,遇醋酸极易分解,高热煮透亦可破坏其毒性,因而只有吃了未经妥善处理的发芽马铃薯或不成熟马铃薯才易中毒。龙葵甙对胃肠道粘膜有较强的刺激性及腐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痹作用,尤其对呼吸中枢及运动中枢作用明显。此外对红细胞有溶解作用,可致溶血。其病理变化主要为急性肺水肿,其次为胃肠炎及肺、肝、心肌和肾脏皮质的水肿等。一般在食后数十分钟至数小时发病。先有咽喉及口内刺痒或灼热感,继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轻者12天自愈;重者因剧烈呕吐而有失水及电解质紊乱,血压下降;严重中毒者有昏迷及抽搐,最后因呼吸中枢麻痹而导致死亡。

②临床特点:先有上腹部烧灼感和疼痛,继之咽喉干,恶心、呕吐、腹育、腹泻,甚至发热,呼吸困难,惊厥和昏迷,亦可引起肠源性青紫症,多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③治疗:发芽马铃薯中毒无特效疗法,主要是对症处理。发现中毒后应立即用15000高锰酸钾或0.5%鞣酸溶液或浓茶洗耳恭听胃,硫酸钠导泻;口服生蛋清57个、药用炭20克;50%硫酸镁溶液60ml口服导泻;补充液体纠正失水。呼吸困难时积极给氧和应用适量呼吸兴奋剂。呼吸中枢麻痹用人工呼吸机。

④预防:在预防中毒方面,未成熟青紫皮和发芽马铃薯不可食用;少许发芽马铃薯应深挖去发芽部分,并浸泡半小时以上,弃去浸泡水,再加水煮透,倒去汤汁才可食用;在煮马铃薯时可加些米醋,因其毒汁遇醋酸可分解,变为无毒。要提醒人们注意发芽及腐烂的马铃薯不能食用。


版权所有:柳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地址:柳州市中山东路4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025号

备案号:桂ICP备15008814号

技术服务:盈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