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多数人对致盲性眼病都能列举出个一二来,比如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脱离、角膜炎等等,但是很少听说翼状胬肉也会致盲。
没错,翼状胬肉拖久了也会致盲,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近日,柳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眼科四病区的刘锦魁医师,接诊了一位75岁的老年患者,阿婆姓温,双眼长膜状物30年余,一直没有进行治疗。
到我院就诊时,温阿婆的左眼胬肉已经遮盖了大部分瞳孔区域,只剩下一点点缝隙,基本看不见东西了,而右眼的胬肉也快长到瞳孔中心区域了。可以说,已经到了非手术不可的地步了,如果再拖下去,胬肉就会像“爬山虎”一样,慢慢覆盖完整个角膜,最终导致患者完全失明。
温阿婆是一位越南籍华侨,退休前在某华侨农场工作,长时间的户外劳作,风吹日晒,让温阿婆时常感到眼部干涩和异物感,慢慢发现双眼开始长出白色膜状物。起初,这并不影响婆的视力,也就没理会,随着胬肉逐渐长大,覆盖到瞳孔区域,严重影响了温阿婆的视力。温阿婆的儿女多次劝她去医院看眼科,但是她说右眼还能看见,于是就一拖再拖。
▲刘锦魁为温阿婆做手术。
这次,温阿婆在儿女的极力劝说下,来我院接受翼状胬肉手术治疗,手术过程顺利。
术后,刘锦魁给温阿婆拆开纱布,遮挡了温阿婆数十年的“屏障”终于清除了,她非常开心,因为又能看见这多彩的世界了,并由衷地对刘锦魁表示感谢,也很后悔没早点治疗。
▲温阿婆又能看清这多彩的世界了。
刘锦魁表示,从医多年,确实很少遇见这么大的胬肉,并且造成了视力的严重下降,这其实都是拖出来的。
他提醒大家,要重视眼健康,发现问题及时就诊,以免小病拖成大病,因为拖得久了,不仅增加痛苦,也会带来较大的经济压力。
翼状胬肉答疑
01
什么是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中医称“胬肉攀睛”,俗称“鱼肉”。一般认为它是受外界刺激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病变,单眼或双眼受犯,因其形状酷似昆虫的翅膀故名。为睑裂部球结膜与角膜上一种赘生组织,侵犯角膜后日渐增大,甚至可覆盖至瞳孔区而严重影响视力。
02
翼状胬肉的好发人群?
多见于户外劳动者,以渔民、农民发病最多,可能与风尘、日光、烟雾等长期的慢性刺激有关。
03
翼状胬肉的危害?
翼状胬肉是一种结膜变性,在胬肉尚未侵及角膜,即还没有长到黑眼球上时,危害较小。主要表现为受到紫外线、沙尘、烟尘、干燥、化学物品等刺激后,胬肉体部(长在白眼球表面的部分)充血,影响美观。严重影响美观的可以手术。
当胬肉头部抵达并逐步侵入角膜后,胬肉可以侵及角膜前弹力层及实质浅层,引起细胞浸润,导致胬肉头部附近角膜混浊。
肥大而充血的胬肉可以压迫局部角膜引起散光,导致视物重影。可以手术。
当胬肉进展到瞳孔区,不透明的胬肉组织遮挡瞳孔区光线,会影响视力。这时,医生一般建议要做手术了。
若胬肉完全覆盖瞳孔区,视力可下降甚至致盲。并且因为胬肉术后角膜会有疤痕生成,所以完全覆盖瞳孔的胬肉即使切除后,视力提高也有限。
04
翼状胬肉的治疗原则?
1.胬肉小而静止时一般不需要手术。
2.胬肉进行性发展侵及瞳孔区影响视力时,或因外观容貌需要可行手术治疗,但有一定复发率。常用手术方法:①胬肉单纯切除术。②胬肉切除并结膜瓣转移术。③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或羊膜移植术。④自体结膜移植术。
05
如何预防翼状胬肉的发生?
1.翼状胬肉的发生与紫外线的损伤密切相关,所以尽可能避免风沙、阳光等刺激,长期野外、户外工作活动需要做好防护,佩戴防风沙及防紫外线的眼镜。
2.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睡眠,合理用眼,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3.注意用眼卫生,不要用力挤眼揉眼,防污水入眼,积极治疗结膜的慢性炎症。